耐热玻璃
耐热玻璃专为高温环境设计,有效防止破裂。这种玻璃之所以能够承受高温,主要归功于低热膨胀系数 (CTE) 以及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耐热玻璃通常用于经常出现高温、温度变化或热冲击的应用,例如烹饪、实验室或工业流程。
什么是耐热玻璃?
耐热玻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玻璃类型,能够在高达约500°C的温度下保持形状完整而不会破裂。耐热微晶玻璃材料能够承受高达约 1000°C的温度。
耐热玻璃是如何制作的?
就玻璃的耐热性方面而言,其性能主要来源于其成分。但是,物理钢化工艺也可以提升玻璃的耐热冲击性和耐高温能力,使其成为防火和安全玻璃的理想选择。由于可提高强度和耐用性,因此物理钢化也常用于建筑玻璃。该过程将玻璃板均匀加热到低于软化点 100 °C ,超过玻璃转变点的温度。接下来,快速冷却表面,使玻璃中间温度比表面温度更高。这种温差会在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显著提高其韧性。
耐热玻璃还具有高机械强度、强耐化学性和高光透射率的优势,一个多世纪前,这种材料便具有非常先进的特性。
除了上述可提高玻璃耐热性的物理钢化方式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材料玻璃转化为微晶玻璃。这种两步式方法从玻璃熔融和热成形开始。结果便产生一种具有特定特性的原料玻璃,为第二步做好准备:晶化 晶化可产生具有出色特性的材料,包括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拥有最小膨胀性,可耐受恶劣的环境和条件(可耐受高达 950°C 的温度)。
耐热玻璃的优势是什么?
耐热玻璃可为科研、企业、工业和家庭提供众多优势。
哪种类型的玻璃是耐热玻璃?
耐热玻璃有多种不同类型,每种都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应用。主要包括:
1. 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设备和其他高温应用的玻璃。在其他材料中,它由二氧化硅和三氧化硼混合物制成,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热冲击性。自1887 年奥托·肖特发明硼硅酸盐玻璃以来,硼硅酸盐玻璃已成为应用极为广泛的高温材料,如今几乎可用于每个家庭、工作场所和建筑物。
2. 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是一种基于特种玻璃的材料。它具有耐热性,结合了玻璃和陶瓷的最佳特性。微晶玻璃的加工分为两个生产步骤:原料玻璃的玻璃熔化和晶化。它具有接近零的热膨胀系数 (CTE) ,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热冲击性。微晶玻璃通常用于防火或烹饪等高温应用(肖特赛兰®微晶玻璃灶具)。
了解更多有关微晶玻璃的信息钢化玻璃是否具有耐热性?
钢化玻璃是一种耐热玻璃,它通过将普通玻璃加热到高温,然后快速冷却来制成。这种工艺使玻璃更坚固,更耐热。
什么玻璃的耐热性高?
硼硅酸盐玻璃是一种使用极为广泛的多功能耐热玻璃,由奥托·肖特于 1887 年发明。在玻璃熔化过程中,向氧化硅中添加高百分比的氧化硼可以制成这种具有革命性的特种玻璃。其结果是高度连接的分子网络,使材料不仅具有出色的耐热冲击性和耐温度波动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高透射率以及多种加工方法。
硼硅酸盐玻璃(如杜安®玻管)在温度超过 525°C 时开始软化,因此在低于 500°C 的温度下是稳定的理想选择。
基于特种玻璃基材的先进微晶玻璃材料,如NEXTREMA®,在耐热性和耐热冲击性方面表现优异。例如,NEXTREMA® 可承受高达 820°C 的温度冲击,并提供高达 950°C 的工作温度。